学校要闻

铭记历史、砥砺前行!我校组织师生集中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反响热烈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5-09-03点击数: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我校设置多个会场,组织全体师生集中收看大会直播,共同见证这一庄严而伟大的时刻。

铿锵有力的步伐、巍然亮相的国之重器令人震撼,点燃了我校师生的爱国之情与报国之志。观看结束后,师生们心潮澎湃,展开热烈的讨论,一致表示深受鼓舞,将以实际行动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为国家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我校组织师生集中收看大会直播)

学校党委书记李维: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心潮澎湃,倍感振奋。这场跨越时空的致敬,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伟大抗战精神作为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夺取更大胜利。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高职院校的党委书记,我深刻认识到必须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党委将继续坚持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师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和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进: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使我深刻感受到祖国的强盛和民族的团结。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强军兴国,教育为基。职业教育须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作为高职院校的校长,我将更加坚定培育德技双修人才的使命担当。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断凝练“粮·商”办学特色,紧扣产业发展需求,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专业集群,提升学校治理效能,大力推进“AI+教育”体系构建,拓宽国际教育合作交流路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思政引领,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向协同,把抗战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融入教学,引导青年学子把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精技报国的实际行动。

党委组织部部长李筱翎:观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我深受触动。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中国人民在14年浴血奋战中凝聚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与必胜信念,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升华。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通过红色教育、专题党课等形式,让师生深刻感悟抗战精神内涵,厚植家国情怀。高校是育人主阵地,我们要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传播和平理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共识。新征程上,更需赓续奋斗。我们要夯实基层党组织坚强堡垒,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抗战精神激励师生勇担时代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输送更多栋梁之材。

粮油与管理学院院长常荣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既是对历史的深切缅怀,更是对和平未来的庄严宣示。此次盛会,弘扬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同时也强调了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在观看阅兵的过程中,我倍感震撼,同时也深感使命在肩。作为粮油与管理学院负责人、学生党支部书记,我将把这种伟大抗战精神融入到学院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首先,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其次,推动人工智能与粮油食品专业发展深度融合,服务粮食安全战略;最后,深化校政企协同创新,服务国家战略,为端牢中国饭碗、实现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人工智能学院党总支书记庞良:天安门广场城楼巍峨、红墙庄重,长安街雄师列阵、铁甲凛凛。整齐的方阵、先进的装备,不仅彰显国威军威,更深刻体现了科技强军、科技兴国的磅礴力量。军事航天部队方队、网络空间部队方队、信息支援部队方队的首次亮相,彰显了我国科技强军战略的历史性跨越与体系化突破。作为人工智能学院党总支书记,我深刻体会到科技强军、人才强国的重要性。我们必须更加坚定地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在人工智能、网络科技等关键领域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增强国家科技实力、维护国家总体安全提供坚实的人才与智力支撑。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赵婷: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收看今天的大阅兵,就像听了一堂精彩的大思政课。此时此刻,我的脑海中依然是各方队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我们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全体思政课教师要从多视角引导学生读懂这次阅兵,引导学生看到阅兵阅的不仅是人和装备,是改革重塑、面貌一新的强军风采,更是对党忠诚、听党指挥的不变军魂;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正义的力量、和平的力量,让党和人民放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引导学生学习伟大的抗战精神,在个人的学习和生活中弘扬和传承好抗战精神,成长为新时代强国建设的一员。

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卫兰: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我深受震撼与鼓舞。这场阅兵不仅彰显了国威军威,更是一堂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为我们做好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生动教材。作为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我们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把抗战精神融入宣传思想工作全过程。通过强化理论武装、深化红色文化育人、创新运用融媒体讲好中国故事等,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持续引导师生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转化为报国之行,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宣传战线的智慧和力量。

全国优秀教师朱明秀:观看大会后,我心潮澎湃,内心深受震撼和鼓舞。阅兵式上,受阅方阵整齐的步伐、威武的装备列阵,展现了国家成就和民族精神。先进装备后的精密技术和工艺,展现了精益求精、攻坚克难的工匠精神,这与我们职业教育的使命高度契合,也正是我们需要传递给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一名从事职业教育二十多年的教师,我将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把爱国精神、工匠精神等融入教学,努力培养更多德技并修的新时代工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学校教学能手吕周:观看阅兵仪式后,我内心深刻感受到祖国的强大,深刻体会到抗战精神的伟大力量。作为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我更加意识到艺术设计不仅是美的表达,更是历史的传承和精神的传递。我特别关注到本次阅兵视觉呈现中的深刻寓意,比如天安门广场的观礼台布局以“众志成城”为主题,三“人”成“众”的设计巧妙转化了中国古代盔甲上的玄甲纹人字形连缀,象征着全民同心、共筑长城的抗战精神,这一幕让我深切感受到设计的力量所承载的厚重历史与民族精神。我将把这些设计理念融入教学,引导学生在艺术创作中铭记历史、珍视和平,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艺术设计中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智慧设计学院2023级学生黄琪:观看九三阅兵后,我的内心充满震撼与自豪。此次阅兵仪式上,众多新型国产主战装备首次亮相,既展示了我国国防科技的飞跃发展,也彰显了我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真正的爱国,既在于盛典时的热血沸腾,更在于日常中的脚踏实地。我作为大三学生,已经走上岗位实习,正处于积累知识、锤炼能力的关键时期。在今后工作与生活中,我要秉持敬业精神,做好本职工作,保持学习热情,精进现有技能,发扬优良作风,保持严谨、细致、负责的工作态度,努力成为一个新时代有为青年,为国家发展作贡献。

人工智能学院2024级学生马雪华:当九三阅兵的直播开启时,我的朋友圈全是大家转发的阅兵观看直播链接——这大概是我们这代人特有的爱国仪式感。让我最有感触的是,震撼登场核导弹方队,展示我军陆、海、空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让我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作为新时代的高职学子,我要主动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职业技能,把青春融进祖国的山河,以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经贸与康旅学院2024级学生黄筱涵:当受阅部队以威武雄壮的阵容、昂扬奋进的风貌走过天安门广场时,我深刻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和民族的自豪。空中护旗梯队划破长空,徒步方队步伐铿锵,装备方队展示着现代化武器的威力,这一切都彰显着中国军队的强大实力,让我深知和平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当以史为鉴,内化抗战精神,深耕专业、锤炼本领,胸怀“国之大者”,在民族复兴征程中挺膺担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青年动能。




作者/一审:冯金凤

编辑/二审:王卫兰

审签/三审:廖显图

上一条: 喜报!奋斗绽芳华——我校学子“挑战杯”斩获26项佳绩

下一条: 学校领导带队开展校园安全检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