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广商人的乡村振兴故事】钟全: 以实干书写乡村振兴亮丽答卷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5-07-03点击数:

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有一位青年教师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书写担当。他,就是学校派驻陆川县古城镇良村村的第一书记钟全。自2023年5月驻村以来,钟全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振兴工作的嘱托,以党建引领为抓手,以产业发展为突破,以民生改善为根本,带领村民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党建引领强根基 凝心聚力促发展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作为驻村第一书记,钟全深知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到任后,他第一时间优化村“两委”班子结构,推荐了3名年轻、高学历的后备干部加入村委,并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强化党员教育。两年来,他组织党员干部参观红色教育基地4次,开展“党课开讲了”专题学习5次,推动良村村党组织成功获评“四星级党组织”。

2024年“七一”前夕,钟全带领村党员赴中共陆川县第一届委员会诞生地旧址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赓续红色血脉。他还创新开展“送教上门”服务,为20余名行动不便的老党员送去学习资料。

产业赋能增动力 集体经济焕新颜

良村村曾是陆川县脱贫任务较重的村庄之一,全村388户脱贫户如何稳增收、防返贫,是钟全面临的首要课题。他立足村情,以产业帮扶为突破口,鼓励有条件的脱贫户在市场主体带动下,大力发展适合自身特色种养产业,扩大产业种养规模。两年来累计为脱贫户申请产业奖补215万元,鼓励村民发展特色种养业。村民廖大叔在奖补政策支持下,扩大了陆川土猪养殖规模,年收入增长近2万元,喜滋滋地说:“钟书记帮我找到了致富的门路!”

(钟全与帮扶车间工人交流工作细节)

 针对村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钟全积极盘活闲置资源,推动建成2栋标准厂房,通过出租为村集体增收3万元,并带动200名村民就近就业。厂房运营初期,企业面临招工难,他连夜印制招聘海报,走村入户宣传,利用线上线下积极为用工企业发布信息,一个月内成功招募65名工人,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此外,他还引入光伏发电、山塘出租等项目,2024年村集体收入约达到13万元,让村集体经济的“钱袋子”逐渐鼓了起来。

(钟全和驻村队员到田地了解水稻秧苗培育情况)

民生为本办实事 乡村旧貌换新颜

“路灯亮了,心也暖了!”村民李阿姨指着村道旁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感慨道。钟全积极争取学校的支持,投入4万元安装23盏路灯,实现5个片区主干道全覆盖,惠及2000余名群众。他还推动“三包负责制”落实,组织村干部、公益性岗位定期清理垃圾,并申请25个环卫桶,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为学校捐赠的太阳能路灯喷码)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钟全特别关注留守儿童,连续两年联合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民族大学开展“暑期课堂”,为28名留守儿童开设12节关爱课程,捐赠生活物资2300元。他还发动乡贤捐款1.6万元,奖励18名考上大学的优秀学子,用行动托起乡村未来的希望。

(钟全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团队开展“暑期课堂”)

创新治理显成效 科研实践结硕果

在基层治理中,钟全探索出“多元解纷促和”机制,成功调解多起村民矛盾。2024年8月,他与回乡工作队通过“换位思考法”,化解了困扰廖氏兄弟多年的水沟排污纠纷,赢得群众点赞。

作为一名高校派驻干部,钟全注重将实践转化为理论成果。他撰写的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现实问题与探究》获自治区教育厅立项,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良村方案”。此外,他还在防溺水宣传、就业服务等工作中创新方法,获评“古城镇先进通讯员”,让良村村的好故事登上陆川融媒体。

两年来,良村村在钟全和村“两委”的带领下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2023年以“问题最少村”通过玉林市县际交叉检查;2024年村集体收入突破13万元;村民人均收入稳步增长……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钟全用青春和汗水诠释了新时代驻村干部的初心使命,也为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服务乡村振兴写下了生动注脚。他的故事,仍在续写;良村村的振兴之路,愈发宽广。

作者/一审:夏 姚

编辑/二审:冯金凤

审签/三审:王卫兰

上一条: 学校副校长陈宁春深入粮油与管理学院开展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下一条: 学校党委副书记安仲文讲授学习教育专题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