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碳”目标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已成为践行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为深化人工智能学院师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理解,6月12日,学院于武鸣校区A14架空层举办“圾”思妙“画”垃圾分类宣教活动。活动通过趣味互动的形式,将垃圾分类知识融入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这场兼具趣味性与教育性的宣教活动,不仅让绿色理念深入人心,更展现了人工智能赋能环保教育的创新实践。

(现场活动创意布置)
活动现场布置充满创意,主题展板分别用“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四个垃圾桶造型摆放,中间画板写着“圾”思妙“画”四字,更加凸显活动主题。

(现场布置全景)
本次活动规则为:参与者站在距离画板2米的位置排队等待画手画出指定垃圾,开始后参与者随时抢答,抢答错误需重新排队,直到有人准确说出画手所画物品的名称和所归属的垃圾类别即可获得小礼物。同学们纷纷积极参与其中,有的在认真地思考画手给出的题目;有的在焦急地举手抢答;有的在欢快地领取小奖品……现场氛围欢快激烈。

(活动小礼品展示)

(工作人员解说规则)

(同学们积极参与)

(现场宣传报)
“圾”思妙“画”垃圾分类教育主题互动活动的成功举办,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打破传统科普模式,将枯燥的分类知识转化为趣味互动,有效提升同学们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度与参与热情看;不仅提升了师生的环保意识,也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人工智能学院将继续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环保教育活动,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建设绿色校园、美丽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