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青年学子沉浸式体验非遗之美,10月14日,人工智能学院于鹏飞校区2145会议室成功举办“智青春”系列之“传千年文脉,承非遗华章”皮影戏观影活动。学院党总支书记庞良、团委负责人梁纳与多位指导老师共同出席,与同学们一道暂别代码与屏幕,步入一场跨越千年的光影对话。

梁纳老师主持讲话
活动伊始,学院党总支书记庞良为开幕式致辞。他巧妙联结皮影艺术与人工智能专业,指出皮影戏实为古人“跨媒体智能”的生动实践——其兽皮雕刻与光影调度中所蕴含的光学原理与叙事逻辑,与当代AI领域的系统设计思维不谋而合。他进一步强调,一切技术的灵魂终归于“人”与“创意”,并鼓励同学们在传统文化中汲取人文滋养,将来打造出有温度的科技产品。庞书记的发言为整场活动奠定了人文与科技交融的基调。

庞良书记致词
随后进入皮影表演环节。广西文艺家协会会员、从艺近二十年的张宽老师携团队倾情演绎,其表演融传统技法与现代审美于一体。《鸡毛信》中少年的机敏、《东郭先生与狼》中的善恶交锋、《哪吒闹海》里的不屈抗争,皆在一方白幕上随皮影的腾挪翻转而栩栩如生。演出间隙,张老师还细致讲解了皮影戏的千年源流与操纵精髓,令师生深刻体会到这门“电影鼻祖”背后所凝结的匠心。

张宽老师介绍皮影戏

《东郭先生与狼》皮影戏表演
最引人入胜的莫过于互动体验环节。在张宽老师团队的指导下,同学们亲手执起皮影,摹仿艺人的指法学习操纵。随着指尖轻动,原本静默的影人仿佛被赋予生命,幕布之上光影流转,场间惊叹与欢笑不绝于耳。这一刻,传统技艺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非遗符号,而成为可触可感的生动实践。

同学们体验皮影戏表演
本次活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工智能学科特色有机融合,不仅拓展了师生对皮影艺术的认知维度,也激发了跨领域创新的思维火花。人工智能学院将持续推进此类文化育人活动,为校园注入更深厚的人文底蕴与创新活力。

观影活动大合照